新房

筛选
当前位置:大连房地产网  > 楼市聚焦 > 国内楼市
分享到
微信扫码分享
房掌柜小程序端

房掌柜小程序端

点赞(0)
收藏

严控类住宅上海样本 土地出让生变开发商能力待考察

来源:时代周报  杨静 大连房掌柜  2017-05-09 09:34:03
[摘要]一场针对楼市规范的整肃,一次关于“抑制房地产投机炒作”的调查,一条由上海市政府官网发布的消息

  一场针对楼市规范的整肃,一次关于“抑制房地产投机炒作”的调查,一条由上海市政府官网发布的消息,一种在市场上存在了近20年的产品业态,一夜间,类住宅迎来了未来发展上的大转变。

1.png

  “类住宅”,是一种将商业、办公规划性质用地改建成住宅形式的产品。4月21日,风暴来袭。上海政府公布了(2017)19号文《关于加强本市经营性用地出让管理的若干规定》(以下简称“《规定》”)。

  近6000字的规定,核心的第九条和第十条细则,在生产和销售两端限制了上海“类住宅”在2017年4月10日至2022年3月31日期间内的生存空间:针对生产端,未来办公用地的出让合同中将会明确不得建设公寓式办公,商业用地出让合同中未经约定,不得建设公寓式酒店;在销售端,办公、商业可售部分要以层为单元进行销售,这使得即便公寓式酒店被建造,但面向普通购房者的销售变得不可能。

  彼时,上海住建委暂停146个疑似“类住宅”项目网签的事件引起关注。已售和在售的“类住宅”项目何去何从,规定出台后会给开发商带来怎样的转变,商业地产开发商又会如何应对等问题都成为了一个个巨大的悬念。

  多家涉及“类住宅”项目的房企品牌部人士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均称,旗下受到影响的项目占据整体比例较小,并不会对整体产生致命性影响,公司也在配合政府做好后续工作,而各家一致的呼声指向于后续进一步的整改细则出台。

  另据时代周报记者多方了解,时隔近4月,尽管项目网签依旧亮“红灯”,但在银行贷款层面,对不少购买“类住宅”项目的业主们予以放行。

  不过,政策的宽容度还在收紧。连续多日里,北京、广州也对“类住宅”祭出了监管的方案。

  合理与不合理

  产权年限只有40年或50年,不能落户,不能享受学区等住宅配套;首付比例达50%,最多贷款年限10年;水电气费高,税费贵,相比较普通住宅,此前的“类住宅”产品并不存在天然优势。

  即便这样,“类住宅”也备受市场和开发商的追捧。

  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在今年年初接受媒体群访时给出了原因。他认为由于资源的错配,同一个地方住宅价格能高出商办价格80%,“(这)根本就不合理,但此前在市场导向的驱使下,开发企业没办法,拿的是办公性质,市场需要的是居住,那就改成居住。”

  不限购不限贷是“类住宅”们的王牌卖点。调控升级后被挤出的住房需求,为其提供了滋生的土壤。

 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以北京为例,公开了一组数据:自2008年以来,北京酒店式公寓市场规模总体一直处于扩大的态势,从2008年的1.2万套到2016年的4.2万套,一路攀升。这意味着,限购限贷每升级一次,此类产品的供应就会有一个上行。

  政府监管的效应也在显现。按照同策咨询研究部数据显示,2017年2月,上海酒店式公寓连续两个月零供应,3月成交2.80万平米,环比、同比分别下滑20%、56%。

  不过,截至目前,上海市已经获得预售许可证、但并未出售的“类住宅”存量面积约为95万平方米左右(约95公顷)。对比上海2016年商品住宅面积(含保障性住房面积)800公顷的计划供应面积,已经占了11.9%。

 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,上海本次暂停网签是针对150平方米以下户型的“类住宅”项目,不过,当中也有无辜受到牵连的纯商办项目。

  宝龙地产内部不愿具名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:“往往在一张预售证上不仅仅包含写字楼还会有例如餐饮的商业部分,这些大量的小面积商业、写字楼产品也会被一并被停止网签。”

  事实上,在过去几年间,政府对“类住宅”有过警示。上海自2015年4月1日起实施的《关于加强公寓式办公建筑规划管理工作的意见》已经对公寓式办公建筑作过界定。对于这些“带有独立卫生设备的单元式办公建筑”的建筑控制要求为:每一分隔单元的建筑面积不小于150平方米,层高不大于4.5米。

  只不过,这些要求都被部分开发商和购房者选择性地忽视。游走在灰色地带,“类住宅”们往往存在擅自改变房屋单元空间分割、私自接通燃气管道等不规范问题。

  此前“类住宅”避开政府监管并不困难。一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作出了梳理:“因为项目的建管审验多数只验到主体竣工这一步,由建管质安部门主刀。而交房的审验一般由房管部门介入,以面积达标程度、维修资金收缴情况、物业配套达标程度等维度为考量,房管部门不查建设上的事,地产商就可以借中间的空档去整成‘类住宅’,照样拿到五证。”

  但这一次,开发商也强烈感受到了政府的态度和决心。

分享到:
责任编辑:刘艳

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,违规转载法律必究。
楼市爆料寻求报道,请点击这里
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。

新闻排行

新闻推荐

  1. 1房地产收并购明显增多 百亿房企数量同比少了近一半
  2. 2多家房企半月内发短债拟募资44亿元 资金压力依然严峻
  3. 3特殊机会投资风口已来? 远洋资本再设6亿美元私募基金
  4. 4金地2021年利润总额下降21% 归母净利润94.6亿元
  5. 5加速风险出清 多家银行抛出房地产并购融资计划
  6. 6大悦城获100亿并购贷额度 并购资金“拿来易、用出难”?
  7. 7绿地控股选举张玉良为第十届董事长
  8. 8标普称116家房企今年国内债券到期金额约2300亿元
  9. 91月65城新房线上均价微跌 二手房挂牌均价微涨
  10. 10终究成了“小碧桂园”? 中梁把上市途中的物业公司卖了

楼盘推荐

视频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