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房

筛选
当前位置:大连房地产网  > 楼市聚焦 > 大连楼市
分享到
微信扫码分享
房掌柜小程序端

房掌柜小程序端

点赞(0)
收藏

中国楼市进入“恐高”期 降价频频引发“房闹”

来源:  国际金融报 大连房掌柜  2014-04-08 09:36:46
[摘要]今年以来,一些地方出现砍伤殴打医生的“医闹”事件,同时,另一些地方出现此起彼伏的“房闹”,从杭州到常州再到泰州,一些楼盘开发商因降价而跑路,前期业主跑出来维权“讨说法”

  面对高房价这只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,中央三令五申控制非理性的房价上涨,但调控举措效果总不佳。房价目前仍然在高位运行,价格调整本是正常不过的事,但是房子这种商品太特殊,因此逢降必闹,大降大闹,小降小闹,算是楼市“奇观”之一。当下,对于开发商,在定价这个问题上,最好还是悠着点儿  

  今年以来,一些地方出现砍伤殴打医生的“医闹”事件,同时,另一些地方出现此起彼伏的“房闹”,从杭州到常州再到泰州,一些楼盘开发商因降价而跑路,前期业主跑出来维权“讨说法”,开发商的售楼部甚至被冲砸,伴随着房价的波动,“房闹”有日益蔓延之势。

  最近的一次房闹事件,是常州九龙仓的年华里,房价从6300元/平方米降至4800元/平方米,降价引来上百名老业主维权。3月17日上午,九龙仓年华里较早前的业主拉横幅、砸售楼处维权事件在网上传开,多名业主发帖声讨:“买房前后不到一个星期,损失至少十几万,都是血汗钱,让我们怎么可能接受得了!”

  房地产之于中国老百姓,早已不只是居住功能,而兼具金融和投资属性,两代人省吃俭用的储蓄一次性地用在了房子上,刚性上涨是惯性,容不得房价下跌的“闪失”。同样是投资,买股票亏了,没处可喊冤,但买房子亏了,却可以去“闹”,这也是政府长期为房地产“背书”,形成只许涨不许跌的强烈预期后,房地产业对政府的变相绑架。市场被这种惯性和潜规则挟裹着,只能涨不能跌,最终怕要涨到天上去?

  过去说“房地产风险是个鬼”——谁都没见过,那现在“房闹”、“鬼城”此起彼伏地出现,随处都能冒出“活见鬼”的事——刚刚发生的浙江奉化一个县级开发企业兴润置业资金链断裂事件,涉及19家债权银行24亿的信贷款资金,另有7亿多公众存款泥足深陷,近百人挟裹其间涉案。欠了一屁股债的开发商跑路,业主开始向政府要说法。湖北襄阳“中央公园”的200多名业主结队来政府门前,打起了“还我血汗钱”的横幅。在江苏省一些地方,也发生开发商因资金链断裂而“跑路”、扔下一堆烂尾楼,让政府来善后的事情。

  “房闹”事件,或因销售回款不畅,经营管理不善,资金链断裂,开发商远遁他方引发。也有些地方政府引入的开发商资金实力脆弱,资金周转不畅,向拆迁户的承诺未兑现而诱发,至于深陷民间高利贷绞索的,那更是随时会溜之大吉。一些地方拆屋卖地,赶农民上楼、赶市民出城,“开发区”变成“开发商”,过度开发的恶果已经显现。

  房地产是一国经济中最突出、最凶险而又最为色彩斑斓的泡沫,过度依赖房地产的经济模式、房地产绑架政府和银行体系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脆弱的模式。一些地方长期沉溺于“拆屋子卖地”的土地财政带来的简单化的大干快上的发展模式,巨量土地被收储、出让、抵押,有地到处“栽房子”,存量不断增加,风险不断迭加,依靠土地运作获取巨额城建资金的模式已触及天花板,而楼市风险与土地财政和地方债是三点一线的,房地产风险最终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地方债务风险。

分享到:
责任编辑:简艳霖

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,违规转载法律必究。
楼市爆料寻求报道,请点击这里
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。

新闻排行

新闻推荐

  1. 1房地产收并购明显增多 百亿房企数量同比少了近一半
  2. 2多家房企半月内发短债拟募资44亿元 资金压力依然严峻
  3. 3特殊机会投资风口已来? 远洋资本再设6亿美元私募基金
  4. 4金地2021年利润总额下降21% 归母净利润94.6亿元
  5. 5加速风险出清 多家银行抛出房地产并购融资计划
  6. 6大悦城获100亿并购贷额度 并购资金“拿来易、用出难”?
  7. 7绿地控股选举张玉良为第十届董事长
  8. 8标普称116家房企今年国内债券到期金额约2300亿元
  9. 91月65城新房线上均价微跌 二手房挂牌均价微涨
  10. 10终究成了“小碧桂园”? 中梁把上市途中的物业公司卖了

楼盘推荐

视频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