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房

筛选
当前位置:大连房地产网  > 楼市聚焦 > 国内楼市
分享到
微信扫码分享
房掌柜小程序端

房掌柜小程序端

点赞(0)
收藏

融创百亿元收购八成股权 天津最著名烂尾楼“复活”

来源:  中国经济周刊 大连房掌柜  2017-06-21 09:23:43
[摘要]融创中国拟收购天津星耀80%股权及债权。这可谓是一份重量级公告:公告中前者的掌门是地产大佬孙宏斌

  6月3日,靠近星耀五洲售楼中心的万人和平广场一侧,停车位几乎被占满。门口的保安不时向来者解释,“售楼中心目前不对外开放,公司正在进行业务交接。”

  一个月前,这里可能还是全天津最冷清的楼盘。自2012年停工以来,这个曾位列天津市20个重点项目的烂尾楼盘,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。

  5月12日晚,一则收购公告称,融创中国拟收购天津星耀80%股权及债权。这可谓是一份重量级公告:公告中前者的掌门是地产大佬孙宏斌,后者则是当年为开发星耀五洲而成立的项目公司。在这102.54亿元的收购价中,股权代价为38.77亿元,需要偿还第三方投资者的借款及利息分别为54.82亿元和8.95亿元。星耀五洲项目未售计容面积235万平方米,折合楼面地价相当于4363元/平方米。也就是说,融创仅用102.54亿元,就获得了一个235万平方米的超大盘。

  一石激起千层浪。业主、购房者、中介、物业人员等,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小区及周边。更让大家好奇的是,这个当年风光无限的项目,是如何成为天津“最著名”烂尾楼的?偃旗息鼓5年后,为何是融创接盘?融创真的能让这个项目起死回生吗?

  2017年6月3日至5日,《中国经济周刊》记者实地探访星耀五洲。

  四轮信托募资后资金链仍断裂

  时间回到2007年。云南星耀集团通过旗下的天津星耀,击败来自京沪等地的多家上市公司,以62.9亿元的总价,拿下天津津南区八里台镇天嘉湖地块。这片包含4100亩陆地和7000亩水面的土地,被规划成一个缩微版“世界”——拥有欧亚、北美洲、南美洲、非洲、大洋洲五大板块,以各大洲人文特色来定位和设计。

  对于当年面积和总价的“双料地王”,政府部门可谓是全力支持。星耀五洲于2008年被列为天津市20个重点项目之一,津南区政府也搬迁至八里台镇。

  然而,在看似风光无限的背后,隐藏着巨大的风险。

  早在星耀集团拿地后不久,外界就有了质疑之声。业内估计,完成整个项目开发,至少要投资200亿元以上。当时的星耀集团,总资产只有大约120亿元,年产值20余亿元。

  在该地块土地出让合同中,对开发商有如下规定:30天内缴清全部土地出让金;签约3个月内开工;3年内住宅项目竣工80%;5年内所有项目竣工。依照合同,星耀五洲每年建成面积至少要50万平方米,实现销售额约40亿元。

  项目动工的2008年,楼市开始进入低迷期,加之星耀五洲高达每平方米约2000元的楼面地价(碧桂园一年后同在八里台镇拿下的地块楼面地价约合每平方米740元,星耀五洲附近其他三个楼盘也比其低不少)影响了项目的销售,2009年星耀五洲仅实现销售额18.8亿元,和开盘之前星耀集团董事长颜语预计的30亿元相比,差了近四成;2010年,星耀五洲的销售额更是降至9.85亿元。事实上,即使是销售额最高的2009年,18.8亿元的收入也难以覆盖当年的33亿元借款本金和13亿元利息。

  不过,云南前首富颜语坚信自己有破题之道。为了继续开发,颜语将土地使用权全部抵押,拉来实力更雄厚的中信信托,募资30亿元,虽然该信托计划于2008年8月提前终止,但同年9月25日,由中信信托作为受托人进行另一信托计划生效,规模达68.9亿元。

  虽然资金看似源源不断,但一个项目先后出现两个信托计划的资金投入,被外界质疑有“借新债还旧债”之嫌。

  此后,为了解决与此项目有关的债务和利息,星耀集团又在2009年、2010年再次通过两个信托项目募资。尽管历经4次“连环信托”,星耀五洲仍无法解决资金问题,施工步伐越来越慢,至2012年上半年全面停工。此时,只有北美板块和部分欧亚板块完成建设,据媒体估算,仅占该地块不到1/3的体量。

  业主最担心再次烂尾

  开工近10年后的今天,星耀五洲附近的交通仍非常不便。经过这里的公交线路共两条,207路在早上7点到下午6点间运营,每小时发车一趟;659路(区间线)在星耀五洲烂尾后,由每小时一趟改为每天4趟左右。《中国经济周刊》记者试图搭乘出租车,无论在路边等待还是使用APP叫车均未成功。

  因楼盘烂尾,配套设施不完善,物业服务几乎缺席,星耀五洲的入住率很低。入夜后,已经交付的几处高层住宅零星亮起灯光。

分享到:
责任编辑:刘艳

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,违规转载法律必究。
楼市爆料寻求报道,请点击这里
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。

新闻排行

新闻推荐

  1. 1房地产收并购明显增多 百亿房企数量同比少了近一半
  2. 2多家房企半月内发短债拟募资44亿元 资金压力依然严峻
  3. 3特殊机会投资风口已来? 远洋资本再设6亿美元私募基金
  4. 4金地2021年利润总额下降21% 归母净利润94.6亿元
  5. 5加速风险出清 多家银行抛出房地产并购融资计划
  6. 6大悦城获100亿并购贷额度 并购资金“拿来易、用出难”?
  7. 7绿地控股选举张玉良为第十届董事长
  8. 8标普称116家房企今年国内债券到期金额约2300亿元
  9. 91月65城新房线上均价微跌 二手房挂牌均价微涨
  10. 10终究成了“小碧桂园”? 中梁把上市途中的物业公司卖了

楼盘推荐

视频推荐